(2019·德州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

问题详情:

(2019·德州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

(2019·德州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释)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幽潜:指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盖二百年物    盖:        

(2)久之,先生去  去:        

(3)时玉兰方开   方:        

(4)而在慧庆者如故   故:        

2.下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

(2)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4.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回答】

1.(1)大概 (2)离开 (3)正好 (4)原来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联系语境,再根据所学的课文《狼》中“盖以诱敌”“一狼径去”“方欲行”“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判断本题四个词语的意思。

2.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解答时,先明确例句中虚词的含义。本例句中“以”的解释为“因为”。A项,来;B项,因为;C项,认为;D项,用。故选B。

3.(1)虎丘山也有玉兰一株,历来被人们称道。(2)寺门白天也是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语句翻译的时候,要紧扣关键词语,把单音节词语翻译成多音节词语。根据文言句式,进行适当增删调换,使语句通顺流畅。(1)题是“为……所……”的被动句式。(2)题应注意“昼闭”“无复”的翻译。

4.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篇文章把荒凉的慧庆寺玉兰和热闹的虎丘玉兰做了比较,名满吴中的虎丘玉兰已经衰败了,而默默无闻的慧庆寺玉兰却在荒凉的寺院中越来越茁壮,这使作者感慨很多。揭示出认识事物要靠自己的观察,不可被表面的虚名所迷惑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完*生的大使命,成就一番大事业,须隐才藏智。这篇散文借物喻理,以慧庆寺玉兰与虎丘玉兰做对比,明为写花,实际上是写世事的不平。据此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玉兰栽在佛殿的下面,一共有两株,好几丈高,大概是两百多年的东西了。花开时,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玉兰一株,(历来)被人们称道。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往众多,(所以)那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过了很久,朱先生离开了,寺门白天也是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丁亥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敲开寺门进去。时值玉兰刚开,茂盛繁密与过去并无二样。我赞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世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遇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与否。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在慧庆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独处潜在厚实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蕴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记下来。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