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西*月•*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西*月•*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西*月•*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20.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简析其作用。

21.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两种说法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回答】

20.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白鸥闲飞的景*。作用: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21.“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解析】

2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简析其作用。”,*包括令部分“景*”“ 作用”,答题区间 “上阕”这是考查考生诗句鉴赏诗句的能力,该从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首先描述意象,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白鸥闲飞,然后分析作用,诗歌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

【考点定位】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典例拓展】诗歌写景之作用1.出现在诗歌的首句,要考虑是不是点明了时间地点,是不是创设了氛围,是不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也创设了离别时的伤感氛围,传达出离别时心情的沉重。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徘徊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2.以叙述为主的诗歌,要考虑写景是不是突出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气氛,传达了感情。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不仅写出了左迁路途的艰*,也创设了苍茫悲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被迫远行的悲伤。

  再如王维的《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冷青松”句,写环境幽寂,而非凄楚,这正是作者追寻的,因为此处可以“安禅制毒龙”。3.以塑造人物为主的诗歌,要考虑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诗歌中也常见反衬,这点需要通观全诗反复甄别。如《桃夭》“桃之夭灼灼其华”句,以桃花的艳丽烘托新娘的娇美。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句,以环境的幽静来暗示李凝的隐者身份。再如李贺《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句,以环境的苦寒暗示战争的严酷和将士们报国的雄心。因为环境越艰苦,越能烘托人物的精神境界。

2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休说鲈鱼堪脍’ ‘别浦鱼肥堪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鲈鱼堪脍”是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 便弃官回乡。本身有归隐的含义。考生在分析是抓住体现情感的关键词“休说”“ 鱼肥堪脍”结合诗歌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信息,也有一些显*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比如本题中“鲈鱼堪脍”。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