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题。书籍*图开始流行以后,一系列的*图术语也随之诞生,如“绘像”、“绣像”、“全像”、“...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题。

书籍*图开始流行以后,一系列的*图术语也随之诞生,如“绘像”、“绣像”、“全像”、“出像”、“补像”、“全图”等。每一个术语都代表着一种*图方式,这些术语和*图方式的变化,与当时的审美风尚息息相关。就明刻本*图而言,主要有“全像”(全相)、“出像”(出相)、“绣像”等几种命名方式。本文着重探究“出像”(出相)这一*图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题。书籍*图开始流行以后,一系列的*图术语也随之诞生,如“绘像”、“绣像”、“全像”、“...

关于出像(出相),鲁迅先生的界定是:“宋元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也是如此,“有的书籍,书页上面是*图,下面是文本,谓之‘出相’”。戴不凡先生则认为,“舍建版而外,明人刻小说戏曲恒多整页之‘出像’、‘全图’”,即整页的*图谓之“出像”和“全图”。前两种解释与全像(全相)的概念接近,后一种解释认为“出像”与“全图”的意思相同。关于“全图”,鲁迅先生的解释是“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旧时线装本通俗小说,卷首有每回主要故事情节图画的,称‘全图’”。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和《汉语大词典》对于“全图”的解释也与戴不凡先生的观点有分歧,一者指向整页*图方式,一者指向每回故事情节的*图。

“出像”的命名方式多出现在金陵富春堂、世德堂、文林*和广庆堂所刊刻的曲本中,徽州、建阳和杭州等地刊刻的曲本中也偶有以“出像”命名的。万历元年(157 3 ),富春堂刊刻了《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这是较早以“出像”命名的明刻本,全书采用单面整幅的*图方式,共1 26 幅*图,每一幅*图分别对应一段内容,并在*图右上角以直列式标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世德堂万历二十年(15 93)所刻《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的*图,采用了双面连式横幅大图的版式,崇祯年间刊刻的《峥霄馆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和《新镌出像批评通俗演义鼓掌绝尘》*图则采用单面整幅的版式。也就是说,小说中“出像”*图的方式是单面整幅或双面连式,用一到两幅*图表现每一出的精*情节。

就戏曲而言,万历*巳年(1 581)富春堂刊刻的《新刻出像音注释义王商忠节*灵庙玉玦记》是现存较早的以“出像”命名的戏曲本子,稍后的有世德堂万历十四年(1 586 )刊刻的《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裴度香山还带记》、《重订出像注释裴淑英断发记》,以及万历十九年(158 9)刊刻的《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月亭记》。这些本子的题名是以“出像”进行标榜,*图为单面整幅的版式。《玉玦记》共3 6 折,30 幅*图,《还带记》共4 0 出,24 幅*图,《拜月亭记》共43 折,10 幅*图。细查这些*图发现*图所表现的情节都是与每折的内容相对应的。又因为在曲本传抄、刊刻的过程中,“出”与“折”往往是通用的,“出”也就具有了“折”的意思,“相”指故事情节图,那么“出相”就有了表现每出故事情节图的意思。当然,这并不是说有多少折内容,就有多少幅*图,*图往往表现的是比较精*的内容和章节,平淡的情节一般并未通过*图来表现,所以*图与每一折的内容之间也并不一定会完全做到了一一对应。如果说《玉玦记》中的3 6 折,安排了3 0 幅*图,还是力求一一对应的话,那么到《拜月亭记》中,43折仅有10 幅*图,则是重点表现精*情节了。以《拜月亭记》为例,这10幅*图的标题分别是“世隆自叙”、“瑞兰自叙”、“兄妹逃*”、“隆兰遇强”、“世隆成亲”、“兴福离寨”、“汴城聚会”、“试官考选”、“官媒送鞭”、“成亲团圆”,均是书中最精*的情节,也是后世选本中选用最多的几折。

由此可见,“出像”*图最初时是采用单面整幅的方式,用一到两幅*图表现每一出的精*情节,

后来慢慢出现了双面连式横幅大图的版式。可能由于商业竞争和书坊主趋利的关系,书中“出像”*图的数量开始减少,已经无法和每一出内容一一对应了,只是挑选其中最精*的情节进行表现,而平淡的情节则一带而过,出现了几出或几折内容用一幅*图带过的现象。

(节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 015 年第181 期)

4.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对于“出像”的界定,鲁迅先生认为宋元小说中的每页“上图下说”,就是所谓的“出像”,这与《汉语大辞典》的解释基本相同。

B.戴不凡先生认为,“明人刻小说戏曲多整页之‘出像’‘全图’”,整页的*图就是“出像”和“全图”,他认为“出像”和“全图”的意思相同。

C.关于全图,鲁迅先生的解释是“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这与《汉语大辞典》的解释类似,都是指向整页*图方式的。

D.鲁迅先生对“出像”与“全图”的理解不同,在他的理解中这两种*图方式的指向是不一样的。

5.下面说法不能作为划线句“‘出相’就有了表现每出故事情节图的意思”的论据的是  (    )

A.在曲本传抄、刊印的过程中,“出”与“折”往往是通用的,“出”就有了“折”的意思,“相”指故事情节图。

B.《玉玦记》总共36 折,安排了30 幅*图,*图所表现的情节力求与每折的内容一一对应。

C.《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全书采用单面整幅的*图方式,共1 26 幅*图,每一幅图分别对应一段内容情节。

D.并不是有多少折内容,就有多少幅*图,*图与每一折的内容并不一定完全做到了一一对应,这些*图往往表现的是剧本中比较精*的内容和章节。

6.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出像”*图的方式是单面整幅或双面连式,如《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的*图为后者,每一幅图分别对应着一段内容的精*情节。

B.《新刻出像音注释义王商忠节*灵庙玉玦记》是现存较早的戏曲本子,稍后的还有《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裴度香山还带记》等本子,它们的*图为单面整幅的版式。

C.《拜月亭》中有  “世隆自叙”、“汴城聚会”、“兄妹逃*”、“隆兰遇强”等10幅*图,这些图仅与书中最精*的情节一一对应。

D.“出像”*图随着时间推移数量开始减少,出现了几出或几折内容用一幅*图带过的现象,这与商业竞争和书坊主趋利或有关联。

【回答】

4.C

5.D

【小题3】B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需要认真阅读文本,仔细辨别选项与题干的细微差异,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文中叙写此内容的是:关于“全图”,鲁迅先生的解释是“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旧时线装本通俗小说,卷首有每回主要故事情节图画的,称‘全图’”。据此可知,应是:鲁迅先生和《汉语大词典》对“全图”的解释是指向每回故事情节的*图。所以,原题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类似题目解答时,有一定难度,需要统观全文,分析题干要求的内容与之“吻合”,要对选项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审题,明确筛选的标准;第二步,扣题,细心查找信息,借助标志语,与题干要求加以比对;第三步,对比、排除确认*,将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比照,看在语言文本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对于有增加、减少或转移表达的部分,要仔细辨认,看选项是否设置了陷阱,形成了干扰,设置了陷阱的选项,就是与原文表达不同的选项,依据题干要求可以准确选择。本题中,解答时,要注意分析本题是对“出像”与“全图”的理解,只要认真通读全文,从文中相关叙写中找出具体叙述的句子即可,涉及到全文,所以,需要认真分析全部内容,做一分析、判断,得出*即可。

5.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下面说法不能作为划线句“‘出相’就有了表现每出故事情节图的意思”的论据,各选项都是围绕着“故事情节图”内容展开分析的,但D项,“*图与每一折的内容并不一定完全做到了一一对应”说法错误,不符合原文意思。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其实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与“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虽有不同,但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也是要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在解答时,注意考虑分析各选项的说法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说法过于绝对等。

6.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根据原文内容,判断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只要认真分析选项即可。B项,《新刻出像音注释义王商忠节*灵庙玉玦记》是现存较早的以“出像”命名的戏曲本子。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其实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考查内容为: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实质是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或通过提取、整理潜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看法、倾向。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第二步,逐段归纳要点,理清行文思路;第三步,逐项寻找定位原文中的涉题信息;第四步,抽取整合涉题句段的关键信息;第五步,选项信息与涉题信息比照,判断作答。解答本题,注意逐项与原文对比,其中,B项,原文内容是:“就戏曲而言,万历*巳年(1 581)富春堂刊刻的《新刻出像音注释义王商忠节*灵庙玉玦记》是现存较早的以“出像”命名的戏曲本子”据此可知*。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