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问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境内。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斜靠。

13. 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悄怆幽邃    邃    (2)而犹不忍去    去

14. 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15. 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游人坐欹岩下望

16. *、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文突出了水的______,乙文突出了水的______(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______。

17. 请比较*、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回答】

13. (1)邃:深  (2)去:离开   

14. (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沿着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了。   

15. 游人/坐欹岩/下望   

16.     (1). 清    (2). 伟(或“奇”)    (3). 借景抒情(或移步换景)   

17. *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邃,深;去:古今异义词,离开。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1)斗:像北斗星那样,名词作状语;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2)态:气势;愈:更加;伟:雄壮;山:沿着山路,名词作状语;极观:最壮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景象。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读。作答此题,先翻译句子,再根据句意或句子结构句读。本句意思是:游人们坐在倾斜的岩石下方抬头望。根据句子结构和句意划分,主语、谓语划开。正确的划分为:游人/坐欹岩/下望。

【16题详解】

第一问:考查内容提炼。*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正面写水,侧面写出了水清;乙文“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可提炼“伟”或概括为“奇”。

第二问:考查写法。*文写于柳宗元被贬后,作者为排解内心的愤懑,寄情于山水。采用的写法是借景抒情。在行文中,“从小丘西行”“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由这些短语可知,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描写下来)。

乙文:作者写瀑布奇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在行文中,由“从山门右折”“疾趋,度石罅,瀑见”“坐欹岩下望”“暮归”这些短语可知,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

*文:本文写于柳宗元贬官之后。作者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本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乙文:作者写瀑布奇观,“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点睛】*文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文参考译文:从五泄寺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第2张大门往右拐,有一条石头小路。走几步便听到迅雷般的轰鸣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僧人解释道:“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仿如笔直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了。

游人们坐在倾斜的岩石下方抬头望,用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归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莫测。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