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文后小题。泊方叶①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文后小题。泊方叶①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文后小题。

方叶

①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②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种小船形如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促狭修长的船身,半弧形的雨篷,显得格外娇小玲珑。夜幕垂落,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吹拉*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呜、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浣衣担水的村姑、小孩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联翩。

③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芦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击。在这样澄静寥廓的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的湖面上,归帆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诗人*船头,昂首仰望,“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的静美,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泊,正是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④最美的泊自然在*南。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⑤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樟湖山,息帆远岸,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明月磨砺心曲,壮阔襟怀:然后.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写照。

⑥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选自《散文》2007年第10期)

9.第②节开头“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请赏析第③节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1.请解释第⑤节画线句子的含义。

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

12.全文围绕着“泊”展开,请探究“泊”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回答】

9.与上文水面泊舟的场景相照应;引出下文对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的具体描写。

10.运用“浩浩”“点点”“幢幢”“苍苍”等叠词描绘“泊”的环境氛围,音韵*,富有音乐*;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鲜明,富有表现力;视觉听觉相结合,表现了大自然澄静寥廓、静美空灵的特点。

11.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帆风顺、实现理想抱负的得意阶段,也有遭受挫折、人生失意的阶段;揭示了人生有张有弛、有进有退的哲理。

12.①“泊”是一种宁静自然生活状态,它是人们劳累后放松的歇息。②“泊”蕴含了大自然的空灵静美,它能使人们心灵得到滋养、精神得到慰藉。③“泊”蕴含着一种文化,*南的许多河流湖泊往往作为背景被写进文学作品中,使它平添了一分文化气韵。④“泊”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它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

【解析】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②节开头‘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句段的作用。先找到这句话的位置,然后看这句话所写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⑹总领下文;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比如本题,因是第二段的开头,故既要考虑其与下文的关系,还应考虑与第一段的关系。

1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请赏析第③节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句子的能力。答题的角度有:修辞、感官、选材、遣词造句等角度。“这时,把舟楫系在*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击。在这样澄静寥廓的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的湖面上,归帆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考查可以从感官角度和遣词造句的角度进行赏析。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表达特*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1.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同时要在实际练习中不断地加以强化,培养自己对“表达特*”敏锐的感知力。2.把握思维模式(1)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②表现手法(次之);③表达方式(其次);④文章章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2)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①解答任何表达特*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②解答表达特*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不论是评价文章的主旨,还是鉴赏艺术技巧,都离不开对语言的体味、把玩、涵咏。否则,一切鉴赏都是空谈。3.规范答题模式明确概念+具体解释+简述好处。其中“明确概念”最为重要。后两个环节应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处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作。 

1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请解释第⑤节画线句子的含义”,这是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先找出句中的关键词,比如“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应是指人生一帆风顺的得意时期;“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应是指人生的失意时候。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要建立起“六看”思维模式。所谓“六看”,指句内三看,句外三看。句内三看,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句外三看,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规范答题模式体会含意题设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有各自的答题特点。①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②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语作抽象化处理。③表达有特点的句子突出其特点。有些句子用了象征手法。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双关的④修辞手法,体会时应重点突出对这些表达特点的解读。⑤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切分之,即把这些句子切分成几块,逐层体会。

12.

试题分析:题干问“全文围绕着‘泊’展开,请探究‘泊’蕴含了哪几层深意”,这是一道开放*的题目。应到文中找到写“泊”的句子,然后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逐层深入挖掘其含义。尤其是观点句,比如“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等。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文章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比如本文中的“泊”,表面上的意思是“停泊”,是人们劳累后放松的歇息;而在文章里有了深层的意思,“泊”中蕴涵着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