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學問的門類》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蘇格拉底的弟子、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對世界(自然)的“變化”與“靜止”進行了最理論化和體系化的闡釋。柏拉圖認為自然界中有形的東西是流動的,但是構成這些有形物質的“理念”卻是永恆不變的。亞里士多德批判*地繼承了柏拉圖的這一主張,認為“形式”是事物不變的本質,“物質”與“意識”,“實在”與“理念”,“感*”與“理*”,在之後的西方哲學中佔據主導地位的“二元論”就此成立,成為了哲學發展的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無論是柏拉圖的“理念”,還是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都是蘇格拉底所追尋的“善”,也就是堅持以理*的方式認識世界。

《通識:學問的門類》經典語錄

大陸唯理論認為知識只能建立在理*的基礎上,而英國經驗論則主張經驗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約翰·洛克和休謨對笛卡爾的唯理主義提出了質疑,他們指出人類的一切知識都是建立在感覺經驗上的, 我們因為能觀察所知覺到的外部客觀事物, 能觀察所知覺、所反省到的內部的心理活動, 所以人的理解才能得到思想的一切材料。然而,如果固守感覺經驗的立場,知識就不可能有普遍必然*。經驗論在知識的真理*問題上,由於其自身的矛盾鑽進了認識論的死衚衕。

女裝英雄 神話中的英雄(死後為人所供奉的神與人之間的存在)男扮女裝將對手打敗。 女裝英雄的神話並不罕見。北歐神話種的雷神索爾就曾假扮成新娘與偷其聖器的人結婚,趁機將其殺死。日本神話中的日本武尊,在刺殺九州的熊襲族首領時也是男扮女裝。

哲學(philosophy)一詞源於希臘語philosophia,其中sophia 是名詞,指智慧,philein 是動詞,指愛和追求,哲學(philosophy)意即愛智慧,因此在古希臘,所有的學問都可以被稱為哲學。最初,一些古希臘思想家開始反思宗教神話對世界的解釋,他們經過新一輪的探索和思考,對世界做出了理*統一的解釋,由此產生了最早的學問。古希臘人將這種理*和統一*稱之為“邏各斯”。邏各斯原始的含義是“攏集”(採集和聚攏,以便妥善庇護和儲存)受邏各斯的影響,世界在同一個理*的秩序下運轉。後來,邏各斯也開始指“邏輯”或“邏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