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

問題詳情: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25.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委命下吏            委:交給

C.贏糧而景從          贏:擔負

D.收天下之兵          兵:*隊

26.下列加點詞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以弱天下之民                   敢以煩執事

B.於是廢先王之道                 未之有也

C.然後踐華為城                   斬木為兵

D.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27.下列説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A.選文開頭記述秦始皇統一天下之事,不僅消滅了諸侯各國,而且繼續擴大版圖,創建了史無前例的大帝國。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以寫胡人情狀來表現秦之威勢,意味着秦從此轉入攻勢。

C.秦始皇實施愚民、弱民、防民的措施,目的是以“關中之固,金城千里”來確保“子孫帝王萬世之業”。

D.這段文字義正詞嚴,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無道,為本文結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張本。

2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2)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回答】

25.D

26.C

27.B

28.1)秦始皇心裏自認為這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直至萬代的基業。(2)(陳涉)躋身於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難,率領着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着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

【分析】

25.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平時注意積累,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後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現以今釋古的現象。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題中D項,兵:兵器。

26.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重點記憶考綱規定的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還要重點記憶課本中的經典例句。題中C項,動詞,作為;A項,連詞,來/介詞,拿;B項,助詞,的/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D項,連詞,於是/副詞,竟然。

27.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題中B項,“轉入攻勢”説法錯誤。

28.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理解並翻譯文中句子的題目,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此題注意,以為:認為;固:形容詞作名詞;固:堅固的城防;帝王:名詞動用,稱帝稱王;躡足:躋身;行伍:戍卒;倔起:突然奮起;將:率領。

參考譯文:

到始皇的時候,發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以武力來統治各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統消滅,登上皇帝的寶座來統治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頭,頸上捆着繩子(願意服從投降),把*命交給司法官吏。秦始皇於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築長城,守衞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裏;胡人不敢向下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箭來報仇。秦始皇接着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蠢;毀壞高大的城牆,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銷燬兵刃和箭頭,冶煉它們鑄造十二個銅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後憑藉華山為城牆,依據黃河為城池,憑藉着高聳的華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好的將領手執強*,守衞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和精鋭的士卒,拿着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裏自己認為這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直至萬代的基業。

始皇去世之後,他的餘威(依然)震懾着邊遠地區。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户、草繩做户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後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並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躋身於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難,率領着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着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豪傑像雲一樣聚集,回聲似的應和他,許多人都揹着糧食,如影隨形地跟着。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況且那天下並沒有縮小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是保持原來的樣子。陳涉的地位,沒有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的國君更加尊貴;鋤頭木棍也不比鈎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國部隊抗衡;深謀遠慮,行*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完全相反,為什麼呢?假使拿東方諸侯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就更不能相提並論了。然而秦憑藉着它的小小的地方,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管轄全國,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一百多年了;這之後把天下作為家業,用崤山、函谷關作為自己的內宮;陳涉一人起義國家就滅亡了,秦王子嬰死在別人(項羽)手裏,被天下人恥笑,這是為什麼呢?就因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啊。

知識點:*古代文學 西漢

題型:文言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