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題。爭先恐後于堅  ⑴*是一個爭先恐後的國家。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門一打開,...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題。爭先恐後于堅  ⑴*是一個爭先恐後的國家。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門一打開,...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題。


爭先恐後


于堅


   ⑴*是一個爭先恐後的國家。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門一打開,擁擠在門口的人羣就像罐頭裏的沙丁魚一樣噴出來,爭先恐後,蜂擁而動。大家在斑馬線前面等綠燈,都下意識地要往前擠,結果綠燈還沒亮,人羣就漫到了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車,哪怕前面就是終點站,人們也要提前起身,收拾行李到過道上擠着,好像晚一步,火車就要飛掉。


    ⑵ “爭先恐後”不過是世界的一種此起彼伏的暫時狀態、一個形容詞。但在六十年代的詞彙中, “先”與“後”卻是一種價值判斷,“先”,與先進、進步之類有關,“後”卻是落後、倒退, “落後就要捱打”。無數運動之後,在這個國家無人不患“恐後”症。由於普遍地“恐後”,爭先成為風氣,“先”是如此事關生存,到了必須“爭”的地步。精神上的“恐後”,最終在潛意識中影響着人們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也就爭先恐後了。


    ⑶“爭先恐後”不再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暫時狀態,而是常態,所以,沒有任何必要“恐後”的地方,人們也本能地要爭先。


    ⑷爭先已到這種地步,連小學生考試,九十五分以下都是後了。所有人都爭先,意味着人們對生活的常態和基礎的漠視。生活的質量並不表現在世界的先進部分,而在於世界的普遍狀況。把“先”作為衡量事物的惟一價值標準,所有人都要爭先恐後,只好*。


    ⑸爭分奪秒、力爭上游,作為一種可能*,當然是應該鼓勵的,但它不是標準。如果也用河流比方,沒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麼?沒有恆定的時間和緩慢的時針的對比,爭分奪秒不正是慢麼。上游、中游、下游,河流的不同形態,也是世界的不同狀況,它們並不存在價值上的優劣。


    ⑹馬拉松賽跑永遠只有一個人先進,世界註定是普遍落後的,是落後者的樂園。


    ⑺先進的意思在此時代,只意味着價值是否能立即兑現。不能立即兑現就是落後。我常聽人説,不甘落後,眼科醫生加入了股票大*,種白菜的姑娘去醫院當了護士。


    ⑻我認識一位緩慢的大師,他的一座雕塑花了20年,他是落後的。他開始的時候,受的是先鋒賈科梅蒂的影響,但這影響持續了20年之久,沒有當即面市,他完成的時候,已經落後了。年輕一代今天決不會從倫勃朗開始,必然永遠落後。他們很聰明,從威尼斯雙年展開始。


    ⑼一天等於二十年,固然是一種時間觀。但20年如一日,同樣是一種時間觀。一天功夫的東西就是一天功夫的東西,20年功夫的東西就是20年功夫的東西,永遠不可取代。緩慢的並不是落後的,快也不意味着價值上的優越。這都是常識,但在這個世紀,明白這些,卻是大智大慧。


    ⑽在古代社會,各文明之間並不爭先恐後,因為文明不存在價值上的先進與落後。但在20世紀,“落後就要捱打”,竟成為風行全球的真理之一。並且已然是,只要落後,就可以打。落後的標準由什麼界定?武器的先進。那些文化並不崇尚武力的文明必然總是落後,落後的印度文明,落後的埃及文明,落後的印第安文明,落後的中華文明。這個世界已經昏頭了。日本居然在*文明面前以“先進”民族自居,靠的就是武器。此種邏輯已經成了*人刻骨銘心的經驗之一,人們似乎已經忘記此邏輯乃是強盜們創造的。


    ⑾以“爭先恐後”的價值觀來看歷史,不僅會得出緩慢的*時間劣於格林威治時間的結論,甚至把“落後”用於漢語。


    ⑿“爭先恐後”,是由於人們喪失了對世界的永恆之基礎的安全感。喪失了存在感。  


    ⒀ “爭先恐後”,乃是逃亡之象。


⒁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最落後的不就是我們相依為命的大地本身麼?一成不變的,緩慢的,沒有時間的,大地的這些特*是否已經成為這個“先進”世紀“維新”的障礙?


    ⒂長*洪水的泛濫,從根本的方面來説,我以為乃是“先進”的人類不滿於大地的落後,所導致。


17.下面對原文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A.作者並未對“爭先恐後”做全面的否定,只是強調要分時間、分場合、分內容對待。


    B.文章批評了把“先”作為衡量事物的價值標準的社會狀態。


    C.文中舉眼科醫生和種白菜姑娘的事例,意在説明人人都去追求生命中的更高價值。


    D.把落後作用於“*時間”和“漢語”,源於一種以“快速”和“武器先進”為“先”的價值觀,作者對此持否定態度。


    E.文章借提出“大地是否成為‘先進’世紀‘維新’的障礙”,質疑一種“爭先恐後”的觀念,這是運用了反*法,意在指出這種説法的荒謬。


18.通讀全文,概括出人們普遍願意“爭先恐後”的原因。(3分)


19.根據上下文意,解釋下列兩句劃線句子的含義。(6分)


    ①生活的質量並不表現在世界的先進部分,而在於世界的普遍狀況。


    ②一天功夫的東西就是一天工夫的東西,20年工夫的東西就是20年功夫的東西,永遠不可取代。


20.文章在結尾部分寫了長*氾濫的事例,請你分析這麼寫的作用?(5分)


 

【回答】

17.(4分)選AD  B文章批評的是把“先”作為衡量事物的唯一價值標準。C兩個事例意在説明,人們追求能夠立即兑現的價值,而不是“更高”價值。E使用的是“歸謬法”而非“反*法”


18.(3分)答:(1)“先”與“後”曾是一種價值判斷,精神上的“爭先恐後”,最終在潛意識中影響着人們的行為。(歷史原因)


   (2)人們對生活的常態和基礎的漠視(內在原因)


   (3)“爭先恐後”,是由於人們喪失了對世界的永恆之基礎的安全感。喪失了存在感。(外部原因)答對一點得1分


19.(6分)①答:(1)否定爭先能夠提高生活質量的社會普遍認知,指出要提高生活質量,必須關注生活常態和基礎。(從表面含義解釋句子,説清“先進部分”與“普遍狀況”,意思對即可。)


   (2)這句話實際上是批判了把“先”作為衡量事物的唯一價值標準的社會認知。(從深刻意義解釋句子,意思對即可。)(共3分,解釋清楚2分,點出深層意義1分)


    ②答:(1)功夫指花費的時間,工夫指具有的本事或取得的效果。本句意在説明,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績,必須花費應有的時間,一味求快是行不通的。(2)深刻道理即是:慢並不意味着落後,快也不代表着價值上的優越。(共3分,解釋清楚2分,點出深層意義1分)


20.(5分)答:作用:①從意思上講:這句話意思在説明,由於人類過於“爭先”,違背了自然規律,因而也必然受到了自然的懲罰。(此點2分,寫出“爭先”與“受懲罰”的意思各一分。)


    ②此句處於文章結尾位置,起到了深化主題、昇華中心的作用。(1分)藉此事例,進一步地表明作者對“爭先恐後”的看法;不能忽視把“爭先”作為衡量事物價值的唯一標準,要重視基礎。(2分)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