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經歷如下階段: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沒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到了上世...

問題詳情:

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經歷如下階段: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沒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經歷如下階段: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沒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到了上世...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經歷如下階段: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沒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到了上世... 第2張事”;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我國人口已經多達8億,人口增長帶來的巨大經濟社會壓力,國家開始關注計劃生育問題,此後,國家發出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的號召;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以來,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我國生育率不斷下降,到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首次出現絕對數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社會負擔加重,獨生子女政策引發了許多令人關注的社會問題,如保持生育政策不變,勢必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2015年10月30日,黨的*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是繼2013年*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後的又一次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經歷如下階段: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沒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到了上世... 第3張人口政策調整。不斷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應對和積極緩解人口結構*矛盾的長期影響,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和結構,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優勢,準備更為有利的人口條件。

    結合材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相關知識解讀我國人口政策的變化。

【回答】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不斷變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應調整。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人口政策的調整,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人口政策的演變,體現了我國在不同社會歷史時期對人口問題進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變化。  

(4)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的立場上。我國人口政策的每一次演變既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又符合最廣大*的根本利益。

(5)*羣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求我們堅持羣眾路線羣眾觀點,人口政策的適時調整符合*羣眾的利益的。

 

知識點:生活與哲學 單元測試

題型:簡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