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经典语录

汪曾祺经典语录

汪曾祺,*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文学系。1950年,任*市文联主办的《*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经典语录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也就是口味这个东西是没有定*的。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或者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

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

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拌好猪肉(肥瘦各半)馅。馅中加盐、葱花、姜末。如加少量榨菜末或酱瓜末、川冬菜末,亦可。用手指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通,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肉馅已熟,捞出装盘。此菜嚼之酥脆。油条中有*,略有*味,比炸春卷味道好。 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

大红袍不易得,据说武夷山只有几棵真的大红袍树。功夫茶的茶具很讲究,但我只见过描金细瓷的小壶、小杯,好茶须有好茶具,一般都是凑起来的。张岱《红楼梦》栊翠庵妙玉拿出来的也是各*各样的茶杯。符文说“玉书碨”、“孟臣罐”、风炉和“若深瓯”合称”烹茶四宝“。”四宝“当然也是凑集起来的,并非原配,但称”四宝“,也可以说是”一套“了。

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的豆汁到广东的塘虱都尝尝

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一大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曰是乃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高汤氽西施舌,盖仅取其舌状之水管部分。若郁达夫所谓"长圆的蚌肉",显系整个的西施舌之软体全入釜中。

有些人烫了澡(他们不怕烫,不烫不过瘾),还得擦背、捏脚、修脚,这叫“全大套”。还要叫小伙计去叫一碗虾子猪油葱花面来,三扒两口吃掉。然后咕咚咕咚喝一壶浓茶,脑袋一歪,酣然睡去。洗了“全大套”的澡,吃一碗滚烫的虾子汤面,来一觉,真是“快活似神仙”。

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

当年云南大学成立了一个曲社,定期举行“同期”。同期之后多半要进行聚一次餐。所谓“聚餐”,是到翠湖边一家小吃铺去吃一顿馅儿饼,费用公摊。不到吃完,帐已经算得一清二楚,谁该多少钱。掌柜的直纳闷,怎么算的这么快?他不知道算账的是许宝騄先生。许先生是数论专家,这点小九九还在话下!许家是昆曲世家,他的曲子唱的细致规矩是不难理解的,从俞平伯先生文中,我才知道他的字也写得很好。

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

“我舍不得你,但是我得走。我们,和你们人不一样,不能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