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荐走...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荐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正丞, 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荐走卒,甚得其心。时监*御史为奸,穿北*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诸校列坐堂皇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护*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①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法曰:‘正亡属将*,将*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容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杀之。客藏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多从奴客往,奔*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动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舍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大将*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

(节选自《汉书·胡建传》)

(注)①窬(yú):捷径孔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护*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

B.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护*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

C.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护*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

D.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护*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丞:*正指古代*中执法官,掌*事刑法。汉设*正丞,是*正的副职。

B.二千石:汉朝官员俸禄等级,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故以“二千石”代郡守。

C.三王:文中指夏、商、周三朝第一位帝王的总称,夏商、周合称为“三代”。

D.祠:即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专指为供奉和祭祀祖先或先贤而修建的供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建与士卒共甘苦,深得其心。胡建经常步行,和士卒们生活在一起,并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士卒们都听从胡建的指挥。

B.胡建做事冷静果敢,执法严厉。在处理监*御史私下做买卖的事情时,他秉公执法,先斩后奏,并向朝廷详细禀报了原委。

C.胡建深得皇帝赞誉,名声显扬。对于胡建斩杀监*御史一事,皇帝在诏书中引经据典赞同他的做法,胡建因此而显名。

D.胡建遭受公主陷害,自尽而亡。胡建带人围捕刺客时,一路追*盖主的家奴使其逃散,后遭陷害被抓捕,他自杀身亡。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2)秦卫将*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淝水之战》)

(3)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段太尉逸事状》)

【回答】

1.B

2.D

3.D

4.(1)(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函谷关)和意外变故。

(2)前秦的卫将*梁成等人率领五万人马在洛涧驻扎,在淮河上设栅栏来阻挡增援的晋兵。

(3)邠州人中那些懒惰、贪婪、凶残、行为不善的人,大都用财物行贿买名混入*中,就由着*子胡作非为,地方官吏不能过问。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段话意为:胡建指着监御史说:“抓他!“士卒上前(将监御史)拖下厅堂。胡建说:“斩了他!”(士卒)就斩了监御史。护*的各部校都很惊愕,不知道为什么。

“取彼”中“彼”指代监御史,是“曰”的宾语,“走卒”是胡建的士卒,做后边句子的主语,根据文意,胡建是让走卒抓捕监御史,故“取彼”和“走卒”之间应断开。排除AD。“护*诸校”是“皆愕惊”的主语,不应该断开,“不知所以”意为不知道什么原因,与“皆愕惊”是两层意思,共用主语,但单独成句,应分开,排除C。

故选B。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专指为供奉和祭祀祖先或先贤而修建的供舍”,表述错误。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可见,并不专指为供奉和祭祀祖先或先贤而修建的供舍。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一路追*盖主的家奴使其逃散”与原文有出入。原文说“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多从奴客往,奔*追吏,吏散走”,可见,是盖主的家奴追*胡建的捕吏并使其逃散,而非胡建追*盖主的家奴。

故选D。

4.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注意:(1)所以:古今异义词,……的原因。关:古今异义词,函谷关。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出入:偏义复词,此处是“进入”的意思。非常:古今异义词,意外的变故。整个句式是判断句。另,注意省略了主语“我”和宾语“函谷关”,翻译的时候注意补充。

(2)众五万: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五万众”,五万人马。屯于洛涧: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洛涧屯”,在洛涧驻扎。栅:名词用作动词,设置栅栏。栅淮:省略句,应为“栅于淮”。以:来。

(3)率:大都。以:用。货:财物。窜名:以不正当手段列名其中。肆志:快意;随心;纵情。得:能够。

【点睛】

文言断句方法:

第一 大致阅读一遍。一般而言,如果我们不去阅读就断句,会很容易看不明白上下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阅读一遍以后就会对这篇文章大体的意思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第二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很多时候,文言文喜欢使用大量的文言虚词、通假词语、语助词。此外,根据题材的类别,不少文言文还经常出现一些年代、年号、称谓、典故、制度、人名等等。这就会增加学习者对文言文的断句难度。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询古汉语字典来熟悉字词的基本意思。

第三 多朗读文章。如果我们对这段文章不太理解的话,可以多朗读几遍,这样通过一定的语感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为有效的断句打下基础。

第四 了解特殊词语和句式。不管是怎样的文言文,记叙文、史传文、议论文,还是散文,有些特殊词语和句式是少不了的。有些文言虚词置于句子的前面或者中间,有时候并没有实际的含义,这应该是源于一种习惯和惯例。

第五 正确断句。文言文断句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虚词、实词、语助词、地名、制度以及典故。即使自己思考得很全面,也难免有误断的情况。这就说明了,文言文断句包括范围还是很广的,需要断句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常识)。所以,我们在断句的时候,要注意怎样的句子是陈述句,怎样的句子是疑问句,还要熟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基本用法。

第六 检查。我们做完断句以后,要仔细的去检查,看看有没有文本不通顺的地方以及与上下文意思不太一致的情况。此外,还要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分号等等。

参考译文:

胡建字子孟,是河东人。孝武帝天汉年间,担任*正次官的职务,因清贫而无车马,常步行与士卒生活在一起,用这种方式抚慰士卒,深得士卒之心。当时监*御史做奸邪之事,他打通北*营垒的矮墙,将那里作为他做买卖的地方。胡建想杀了他,就与他的走卒相约道:“我想和你们一起杀一个人,我说抓他(你们)就抓他,(说)杀他(你们)就杀他。”于是在选士马的日子,监御史和护*各部校排坐在厅堂上,胡建率领士卒小跑到厅堂下拜见(他们),趁(胡建)上了厅堂,士卒都上了厅堂。胡建指着监御史说:“抓他!“士卒上前(将监御史)拖下厅堂。胡建说:“斩了他!”(士卒)就斩了监御史。护*的各部校都很惊愕,不知道为什么。胡建也有已写好的奏章在自己的怀中,于是上奏道:“臣听说过*法,确立刑法来威服众人,诛杀邪恶的人来禁止邪恶的事。如今监御史公然打通*营的矮墙来达到做买卖获利的目的,(自己)私下里做买卖,而且跟*士们一齐作交易,(如果)不确立坚定的同敌人斗争的决心,(没有)勇猛地打击敌人的气节,(就)不能做士大夫的表率,(这就)特别失理不公。(如果)采用文职的意见,那就不能行重法。黄帝《李法》上说:‘*队的营垒已经筑好,穿壁凿墙不从正路走的人,这就是奸邪之人,是奸邪之人(应)杀!’我认真地按照汉*制规定的:‘*正是不属于将*(管辖)的,将*有罪过,(*正)可以将(他的罪过)表奏,对于秩奉两千石以下的官吏,(*正可以径自)行法。'我(作为*正的次官)在以法斩监御史上可能存在疑义,(但)我作为具体办事的人不能(因事)累及上级,我慎重地将监御史斩了,冒昧地犯死罪来禀告。” 皇帝下诏书道:“《司马法》上说:‘国家(平时)的法令制度不用于*中,*中(特殊)的*法制度也不能用于国家的其他地方。’(在*中)何必听用文吏的意见呢?夏、殷、周三代的王者有时在*中立誓,希望*士事先考虑他的意思;有时在*门之外立誓,希望*士先有思想准备来等待事情的发生;有时将兵刃交叉兴着立誓,以达到激发*士勇气的目的。胡建又何必怀疑(自己)呢?”胡建由此名声显扬。胡建后来做了渭城令,治理(渭城)很有声*。正遇上昭帝年幼,皇后的父亲上官安将*与皇帝的姐姐盖主(盖侯的妻子)的情夫丁外人很要好。丁外人因此骄傲放纵,(这些人)与先前的京兆尹樊福有仇怨,于是派刺客*杀了他。刺客藏在盖主家里,差役不敢抓捕。渭城令胡建带领差役围捕。盖主听说此事,与丁外人、上官将*带了好些家奴门客前往,跑到那里追*胡建的差吏,胡建的差吏散逃。盖主让仆*(官名,实际上是亲信)检举揭发渭城令胡建的巡察们伤了盖主的家奴。胡建报奏(巡察们是奉行公事)没有犯什么罪。盖主恼怒了,派人上书状告胡建侵扰侮辱长公主,箭*公主的住宅(*舍门:*级住宅,指公主的住宅),明知差役伤了公主的家奴,为巡察们躲避罪责而隐瞒不报,故意不追究审查。大将*霍光扣下了盖主的奏报。后来霍光病了,上官氏代霍光主事,派差吏抓捕胡建,胡建自杀。胡建的下属、百姓都替胡建喊冤,直到今天渭城还立着他的祠堂。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