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完成小题。雨睛陈与义天缺西南*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

问题详情:

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完成小题。雨睛陈与义天缺西南*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

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雨睛

陈与义

天缺西南*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6.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17.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回答】

16.用拟人手法写鹊和雷,“衣犹湿”点明了雨后初晴,“语”写出了鹊活泼可爱的情态,“气未平”写雷不甘心立即销声匿迹;本联绘声绘形,突出了雨后初晴清新自然的景物特点。

17.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颈联尾联叙诗人雨晴后所做之事;全诗不着一个“喜”字,诗人却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雨晴后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解析】

1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这是考查考生诗句鉴赏诗句的能力,该以手法为主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重点注意修辞手法和写景的方式。

17.

试题分析:题干 “简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是考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考生要从意向、意境、手法角度去分析。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信息,也有一些显*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比如题中的“喜”。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本题的“对比”凸显人的渺小。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