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问题。梦里一枕高梁红崔向珍成熟的秋风一遍遍地吹,村子西南的高染地一片片地红,艳过红枫烈如赤...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问题。梦里一枕高梁红崔向珍成熟的秋风一遍遍地吹,村子西南的高染地一片片地红,艳过红枫烈如赤...

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问题。

梦里一枕高梁红

崔向珍

成熟的秋风一遍遍地吹,村子西南的高染地一片片地红,艳过红枫烈如赤焰的高粱地,呼呼啦啦地烧红了半边天。

精灵似的小燕子,在长长短短的电线上,排成了高低错落的黑*音符,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远方的绿树红花。大雁的鸣叫声稀稀拉拉地排过高远的天空,带着几支轻盈的羽毛一起掉落进热闹的高梁地。秋天的阳光金黄金黄,耀着一望无际的高粱地,也耀着父亲手中闪闪发光的铁镐头。父亲的右手臂肌肉凸显,铁镐头起起落落,一棵高梁跟着一棵高梁被连根刨断,刷刷啦啦地仆倒在苍天厚土辽阔的怀抱。

一车一车的高梁棵运回家中, 母亲带着我们,先把秸秆粗壮穗头硕大的挑拣出来一些,带穗截取一米长短,脱粒后用于绑缚扫帚。剩下的高梁穗用锄头的利刃削割下来,均匀地摊在院子里晾晒。貪嘴的麻雀不去啄食枣树高枝上坠着的几个干枣,一只只一群群,围着馨香的高梁穗蹦来跳去。中午的阳光毫不吝啬,豆秸垛表面的许多豆英被晒炸了,哗噼**地爆响丰收的鞭*,金黄的豆粒忽然间*跳进碧绿的菠菜地里,惊飞了几只身体圆滚滚的麻雀。

秋天的田野明晃晃的。 秋天的阳光明晃晃的,大人孩子的心里也明晃晃的,一天一天喜眉笑眼地乐呵着。眼看着碧绿的大白莱卷了心,脆嫩的青萝卜长足了个,苇塘里的芦花满院子飘飞。沉甸甸的高粱穗翻来覆去地晒进了,我们争抢着挥起木叉和棍棒用力敲打。金黄的秋风里,红*的高梁壳子不分方向地乱蹦,整个村子里此起彼伏着快乐的笑声。脱好的高梁粒,母亲挑拣出一部分放在大簸箩里,均匀地喷了水,用簸箩端着去村东的石碾子上碾高染米。圆滚滚的石碾子咕咕噜噜不停地响,母亲的汗珠滴滴答答不停地落。一圈又一圈,母亲的脚印在黄土地上重重叠叠,金黄的落叶在母亲的脚下重重叠叠。

碾掉了皮壳的高梁米晶莹圆润, 母亲放在洗菜盆里淘洗干净,充分浸泡后倒进大铁锅里焖煮。母亲烧火的时候也不闲着,手里捏着缝衣针和白棉线仔细地穿辣椒串。一大簸箕辣椒穿好,屋里的热气就满了,新高梁米的香味从铁锅里转着圈子飘出来,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一缕一缕,纠缠着金黄的秋风四处飞扬。母亲微笑着走出屋子,把辣椒串挂到家槐树低矮的树枝上晾晒。夕阳已经西下,一片绚丽的晚霞努力地铺展着最后的热情,给红艳似火的辣椒,晶莹饱滿的槐豆,洁白纷飞的苇絮,满院子乱跑的鸡鸭……都裹上了充满希望的温暖光辉。

天一点点黑下来,密密麻麻的星星在宽宽的银河里,静静地流淌着灿灿的银光。母亲点起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我们围着四四方方的锅台开始吃晚饭。虽然只是一锅普通的高梁米饭,和几块刚进了盐味的洋姜和青萝卜,我们却咀嚼出了最幸福最温暖的味道。吃完了饭,父亲常常会给我们背诵《青纱帐——甘蔗林》,再连带着讲一些发生在青纱帐里的英雄故事。我们听得热血沸腾,躺在火炕上入梦的时候,常常在红艳如火的高梁地里左冲右突,奔跑不停。

时过境迁,远离了故乡和故乡的高梁地,已经几十个秋天没有看见醉心的高粱红了。好几回梦里醒来,急三火四地去超市里买回几斤高粱米,兴致很高地用电高压锅焖饭吃。一粒粒的高粱米还是那么晶莹圆润,一朵朵的高梁花绽放的还是那么好看,可是没有了故乡的洋姜和青萝卜相伴,我终究是再也吃不到一顿那样香甜的好饭了。

2019年11月30日《今日新泰》

4.围绕高粱,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5.按要求品析词句。

(1)秋天的田野明晃晃的,秋天的阳光明晃晃的,大人孩子的心里也明晃晃的。(理解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新高梁米的香味从铁锅里转着圈子飘出来,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一缕一缕,纠缠着金黄的秋风四处飞扬。(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6.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7.作者为什么说“再也吃不到-顿那样香甜的好饭了”?

8.说说作者以“梦里一枕高梁红”为题的好处。


【回答】

(1)收割高粱、晾晒高粱、碾高粱米、煮高粱饭、吃高粱饭。 (2)①三个“明晃晃”的含义分别为:指秋天的田野开阔敞亮;指太阳光的明亮、耀眼;指大人、孩子们内心的喜悦。 ②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高粱米饭的香味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高粱米饭香味在房子里四处飘散的情景,突出了饭香的诱人。 (3)勤劳:从母亲*勤碾高粱米的情景可以看出;能干:母亲边做饭边串辣椒,做的饭香气四溢;慈爱:母亲为家人做着可口的饭菜。 (4)因为再也没有了母亲做的故乡的洋姜和青萝卜相伴,再也没有童年纯真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5)“高粱”在文中贯穿始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凑。“梦里”一词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高粱的怀念之情。作者以此为题,富有韵味,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读文可知,第②段记叙的是父亲收割高粱。第③段记叙的是母亲带着我们晾晒高粱。第④段记叙的是母亲碾高粱米。第⑤段记叙的是母亲煮高粱饭。第⑥段记叙的是我们一家围着锅台吃高粱饭。 (2)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第①题,三个“明晃晃”有不同的语义指向。第一个形容秋天的田野,因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大家都把庄稼收割回家,田野里显得开阔敞亮。第二个形容秋天的阳光,天高气爽,少有*天,此时的阳光明亮、耀眼。第三个形容大人孩子的心。大人们因为丰收而心情愉悦。孩子们因为有了更多的吃食,有了更广阔的游玩的天地而内心喜悦。第②题,“纠缠”把新高粱米的香味人格化,这是拟人的写法。联系“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和“四处飞扬”可知此处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高粱米饭香味在房子里四处飘散的情景,强调了高粱米饭的香味诱人。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第③段记叙了母亲带着我们晾晒高粱米的情景,第④段记叙了母亲碾高粱米的情形,表现了母亲勤劳的特点。第⑤段记叙了母亲一边焖煮高粱米饭,一边串辣椒的情景,做的饭香气诱人,表现了母亲能干慈爱的特点。 (4)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联系末段可知,“可是没有了故乡的洋姜和青萝卜相伴”,虽然饭的食材没有变化,但与母亲做的味道终究不同,儿时吃的高粱饭里,不仅有着母爱,还有着童年的美好回忆,现在,母亲不在身边,童年也一去不复返,当然高粱饭也就没有了当初的味道了。作者的这一感受表现了他对故乡、对母亲和逝去童年的怀念之情。 (5)本题考查赏析题目。需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本文第③段记叙的是母亲带着我们晾晒高粱,第④段记叙的是母亲碾高粱米,第⑤段记叙的是母亲煮高粱饭,第⑥段记叙的是我们一家围着锅台吃高粱饭。可见“高粱”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联系文章主旨,本文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高粱、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表现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这些都是会时常出现在梦里的事件,所以题目中的“梦里”一词点明了文章主旨。从表现形式上看,题目中的“一枕”富有文学意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本文以高粱为线索,回忆了收割高粱、晾晒高粱、碾高粱米、煮高粱饭、吃高粱饭等事件,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高粱、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点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格等的词语; (2)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格等的词语; (3)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