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与河内王奂亲善。奂后为考城令,...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与河内王奂亲善。奂后为考城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与河内王奂亲善。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至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络绎,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供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冉曰:“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后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是时西羌叛,黄巾作难,制诸府掾属不得妄有去就。冉首自劾退,诏书特原不理罪。

中平二年卒于家。遗令敕其子曰:“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时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敛毕便穿,穿毕便埋。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坟封高下,令足自隐。勿令乡人宗亲有所加也。”于是三府累行论谥,佥曰宜为贞节先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     契阔:久别。

       B.便起告违,拂衣而去     违:理由。

       C.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1,3,5

 
       D.佥曰宜为贞节先生 佥:都,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①惟与弟共辩论于路     ②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之兰亭

       C.①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 ②今老矣,无能为已

       D.①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众俗 ②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范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的一组是

       ①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

       ②冉见奂车徒络绎,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

       ③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

       ④议者以为待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

       ⑤后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

       ⑥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只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冉极有个*,尽管与河内人王奂的关系密切,但并不因为王奂做官而攀附他,等到王奂远行到异地为官,也只是在路边见上一面就离开了。

       B.桓帝时,曾任命范冉担任莱芜长,但因母亲去世,范冉并没有去就任。后来有人提议让他担任侍御史的官职,他又一走了之。

       C.范冉甘于清贫生活,家里住的很简陋,生活窘困,他却若无其事,言谈和表情依旧,因此乡人也以歌讥讽他。

D.范冉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着奢侈风气的混乱社会,活着不能匡世济时,死后也不肯和世人一样,因此临终之时,他吩咐儿子自己的丧事一切从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

   (2)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

   (3)冉首自劾退,诏书特原不理罪。

【回答】

1.B(违:离开。)

2.A(A项①是“才”的意思;②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B项都为“在”;C项都为“做,干”;D项都是“因为”。)

3.D(③是说范冉上朝佩戴韦皮是为了提醒自己。⑤说范冉*到司空府就职。⑥是说民间歌谣对范冉家里穷的描述。)

4.C(乡人的歌谣并不是讥讽他)

5.(1)等到王奂升为汉阳太守,将要启程,范冉才与弟弟步行,携带了麦子做的酒,在路边设坛来等候王奂。

(2)现在您要到千里以外的远方,相见无期,所以就轻装赶来等候您,来跟您道别。

(3)范冉自己首先主要动交待罪行要求辞去官职,天子下诏书特地赦免他不予治罪。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