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二次大战在双牛镇的最后一天冯曙光双牛镇1945年8月15日的这天清晨,一个日本*人用*...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二次大战在双牛镇的最后一天冯曙光双牛镇1945年8月15日的这天清晨,一个日本*人用*...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

二次大战在双牛镇的最后一天 冯曙光

双牛镇1945年8月15日的这天清晨,一个日本*人用*柄重重地撞在尤再三酒店的门上。尤再三提着裤子打开门,把腰弯成一架桥:“太君,早请早请!”

“酒店的开了开了,我的喝酒!”

听了这话,尤再三长出一口气。情绪的巨大落差使他眼前一片黑暗,险些跌倒。双牛镇人也都觉得奇怪:这个刽子手,怎么敢一个人出来喝酒?

中午,据点那边几声沉闷的*响后,田中正二一声嚎叫,出现在小镇的石板街上。

这一天,不仅对田中正二,对双牛镇,对整个*,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日子。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2,4,6

 
但双牛镇的人不知道。

田中正二没醉。他一下跪在地上,两眼注视着远方。那里的天地已经区别开来,一线玫瑰*的红霞正冉冉升腾……

又有一连串*声从据点那边传来。他的部下在自杀。他一把撕开*衣,抽出**。这一刻,他觉得神圣庄严,丝毫没有绝望。

双牛镇的人壮起胆步步挪动地围上来。就在他们嘴里要惊叫出声的时候,巷尾,张货郎挑着担边跑边喊:“乡亲们,日本鬼子投降了,据点的鬼子全死了!”这是一声炸雷。也就这时,田中正二对自己举起的*,收了回来。

张货郎拨开人群指着田中正二:“这样死便宜了他,乡亲们,把他捆起来!”

人群挤动了一下,张货郎借势一推。未及田中正二顺过*柄,十几个人遍压在了他的身上。

血从田中正二嘴角流出。他被捆成一团,这使他的形体失去了*人所有的气质,包括他的残忍和孤傲。还是张货郎的声音:“给他灌辣椒水,再剥皮,烧死他!”

这个小贩,长期在据点里进进出出,拍着日本人的屁股骂孜孜祖宗,还把骗来的闺女往据点里引。怎么一夜间换了另一个模样?

张货郎找来辣椒,撕碎,浸泡在一碗酒里,酒即刻鲜红。他端起酒,向田中正二走去……

“住手!”一声呐喊,抽打在张货郎身上,使他一颤。双牛镇德高望重的寿星,96岁的贝母大爷威严地出现在眼前。他的一只手被田中正二砍去。贝母大爷说:“就是砍下我的头,我还是说你们的日子长不了!”

贝母大爷接过碗,向田中正二走去。

“田中队长,今天并不是我们双牛镇的人要你死,这是天意,是阎王爷要招你们这群害人精回地狱!我不想再提起这只手,不过当时有一句话,不知你忘了没有?”

田中正二燃烧着双眼,他每哟忘记这位可以做他爷爷的老人与他打的赌。对,那是一次极不公平的打赌,他肆意地砍去了一个*人的手臂。为了要贝母大爷看到他们的胜利,田中正二没杀死他。结果他赌输了。今天,他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下头:“嗨!你的赢了!”

人群蠕动了一下,没有欢呼,长期的煎熬,人们麻木了。

张货郎抱来了一堆干草,叫道:“贝母大爷,把辣椒酒给他灌了,再点燃他,好看得很哩!”

“贝母大爷的手一挥,碗飞出在墙上撞了个粉碎。他凝视着张货郎:“你是人吗?”

“我怎不是人?”张货郎惊讶。

“你连畜生都不如!”

张货郎指着贝母大爷,一边后退一边惊呼:“你……你疯了。”

这是二次大战在双牛镇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双牛镇上自杀了一个日本*人,他很年轻。这一天,双牛镇赶走了一个*人,一个小贩。人们忘不了这一天,用*,刻在心里。

捆绑田中正二的绳索被割开,为此,他跪向一片灾难深重的大地,跪向一群被他们践踏蹂躏的*。然后举起*,奋力剖开自己的胸膛。

这一天,从不哭的双牛镇人,扶着门框,扶着手杖,扶着镇上干死的大树,全都哭了。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开篇写尤再三“情绪的巨大落差”,反映了日寇蹄之下*普通百姓惶恐、惊惧的状态,自然,真实。

B.日本无条件投降,“但双牛镇的人不知道”,这里的交代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争中的人们麻木不仁的心理。

C.“天地区别”“红霞升腾”的景物描写,预示着抗战胜利的美好图景,预示着苦难民族的新生就要到来。

D.田中正二这个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最终剖腹自尽。作者对其下场毫不同情,表现了对日寇的无比愤恨。

E.全文的语言朴素自然又不失文学**,特别是人物的对话,不仅简练生动,而且突出了各自鲜明的*格。

2.结合作品分别简析贝母大爷和张货郎的形象。

3.结合作品简析“贝母大爷接过碗,向田中正二走去”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作品最后一段写道:“这一天,从不哭的双牛镇人,扶着门框,扶着手杖,扶着镇上干死的大树,全都哭了。”

(1)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现实?含有作者怎样的情感?

(2)这句话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妙处。

【回答】

1.[B]   [D]

2.(1)贝母大爷:在与田中正二的矛盾斗争中,他坚信抗战胜利,表现了他对正义的坚守;他宁可被杀头,也决不屈膝背叛,具有凛然的民族气节。在与张货郎的矛盾斗争中,他表现出人*的善良、正直、磊落。

(2)张货郎:对强势日*的谄媚和对弱势日人的残暴,表现了其*求荣,见风使舵,见利忘义的市侩,汉奸嘴脸,是*人中卑鄙、无耻的下作小人。

3.①突出这位受尽苦难的可敬老人,从而引出下文—对侵略者的质问,向侵略者的控诉;②引起悬念,为后文挥手摔碗,痛斥张货郎的情节逆转做铺垫。

4.(1)这句话反映了历尽浩劫,人们从麻木、沉默到肆意宣泄的情感变化(或从坚强不屈到伤心悲怆的情感变化)。饱含着作者对日本侵略者荼毒生灵的愤恨,对付出巨大民族牺牲的灾难深重的大地的哀叹。

(2)①对比的手法(“从不哭”“全都哭了”),通过前后情感的变化,突出了侵略战争懂给人们带了的巨大创伤;②排比的修辞(扶着……扶着……扶着……),细腻、逼真地写出了经历战争的人们疲惫与无助的形态,如一声声叹息,富有表现力、感染力;③象征的手法(“干死的大树”),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给生灵带来的灾难,使人产生联想,丰富了作品的意蕴。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