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正于十二月入陕之先,即已察知东北*剿匪部队思想庞杂,言动岐异,且有勾通匪部、自...

问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正于十二月入陕之先,即已察知东北*剿匪部队思想庞杂,言动岐异,且有勾通匪部、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正于十二月入陕之先,即已察知东北*剿匪部队思想庞杂,言动岐异,且有勾通匪部、自由退却等种种复杂离奇之报告,甚至谓将有非常之密谋与变乱者。中正身为统帅,教导有责,此身属于党国,安危更不容计。不料仓卒之间变生肘腋,此次事变,为我国民*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几全隳于一旦。”

——蒋中正《西安半月记》

材料二:“对于不熟悉**的天真的西方观察家来说,这个结局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在经过了十年最激烈的内战之后,红*和白*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红*变白了,白*变红了?谁都没有变。但是总有人得了利,有人失了利。是的,*得了利,日本失了利。”

——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近代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作者对该事件所持的看法。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站在怎样的立场评价该事件最为客观?

【回答】

(1)西安事变。

(2)*对西安事变持反对态度,认为西安事变使剿共几乎毁于一旦;斯诺认为西安事变对*有利,国共两党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

(3)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立场。

【详解】

(1)根据“蒋中正《西安半月记》”“在经过了十年最激烈的内战之后,红*和白*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近代历史上的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到西安督战的*,要求停止内战,联共*,史称西安事变。

(2)据材料一“中正身为统帅,教导有责,此身属于党国,安危更不容计。不料仓卒之间变生肘腋,此次事变,为我国民*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几全隳于一旦”可知,*对西安事变持反对态度,认为西安事变使剿共几乎毁于一旦。据材料二“……在经过了十年最激烈的内战之后,红*和白*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红*变白了,白*变红了?谁都没有变。但是总有人得了利,有人失了利。是的,*得了利,日本失了利”可知,斯诺认为西安事变对*有利,国共两党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站在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立场评价该事件最为客观,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相关史实。

知识点: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题型:综合题